古脊椎所建立内蒙古三盛公化石产区岩石地层框架

发布时间:2023-03-02 14:20:44 浏览:248次

        三盛公化石产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黄河右岸,距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约10公里(图1),由法国学者德日进和桑志华于1923年首次发现并研究,后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伴月等于1977-1978年在此开展野外工作。王伴月等的地质调查和发掘得出,三盛公地层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代表早渐新世(下部)和晚渐新世(上部),并产出了丰富的小哺乳动物和以巨犀、熊科化石为代表的大哺乳动物。然而,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更详细的地质工作未有展开。 

  2010年以来,古脊椎所张兆群、王元青课题组在三盛公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考察与发掘,测量、记录了该地区地层序列,并发现了丰富的化石材料(1635个化石点位遍布22个剖面)。近期,课题组整理、总结了12年的野外地质工作和化石清单,发表在《地球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 

  该研究在如下两方面取得了进展。一是三盛公地区的沉积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中间夹三层较厚的灰白色砂岩,可细分出12个岩石地层单元(图2)。该研究阐释了各层的岩性,并通过岩性对比,确定了该地区各剖面之间的地层序列关系,使不同剖面上的化石可以进行年代上的比对,提高了化石群划分的时间精度。二是在新化石材料中,研究鉴定出7科65种小哺乳动物,其中啮齿类化石最为丰富(图3)。研究通过初步生物地层学分析发现,三盛公地区包含自晚始新世至早中新世完整的地层序列,涵盖了整个渐新世的不同阶段。新化石材料为剖析渐新世哺乳动物的演化规律提供了素材。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化石发掘与修理特别支持费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三盛公地区位置及其22个剖面上的化石点分布图 

图2.三盛公地区岩性柱状图及各剖面地层序列关系 

图3.三盛公地区12个地层单元中小哺乳动物的物种数量变化 

消息来源:中科院官网

全国服务热线010-62579648

电话:010-62579648 邮箱:yuwenping666@163.com
注册地址:北京市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694室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3号中科科仪1号楼509室
实验基地: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东风街道岗北路2号院56号楼
北京中科纯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22-2023 京ICP备2022016013号-1

京公网11010802040045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