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物构所光学加密和防伪材料研究取得进展2024/01/23荧光/磷光分子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安全油墨的研究,显著推进了数据加密和防伪技术。早期的例子采用单色和多色发光团(或发光材料的混合物)作为构建数据图案的油墨。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级别,研究者开发了大量具有动态和刺激响应型的荧光分子,同时可产生超长室温磷光(RTP)的发光材料也备受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通过时域门控读数的方式进行数据加密和防伪。尽管如此,传统安全油墨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挑战。首先,传统安全油墨的固有发光特性使得读数方案非常直接,即通过照射紫外光可以直接获得的荧光或余辉来提取数据,从而降低...查看详情
- 古DNA研究对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提出新见解2024/01/22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大学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完成的题为《古DNA准确鉴定湖南老司城遗址残缺头骨以及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新见解》(AncientDNAunravelsspeciesidentificationfromLaosichengsiteHunanProvinceChinaandprovides insightsintomaternalgenetichistoryofEastAsianleopards)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动物学研究》(Zoolog查看详情
- 沈阳生态所在微生物残留物的矿物保护机制方面取得进展2024/01/22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重要驱动者,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以获得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在微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残留物也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目前关于微生物残留物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尚不清楚,影响了人们对土壤有机质动态的准确预测。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13C15N高丰度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数值模型模拟的方法,利用不同矿物组成的人造土壤,探究了土壤矿物组成对微生物残留物碳和氮周转的影响,发现2:1型粘土矿物伊利土和蒙脱土处理下残留物碳和氮矿化速率常数和解吸速率常数显著低于1:1...查看详情
- 研究实现胶体量子点在液体中的放大自发辐射2024/01/22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杜骏团队在胶体量子点多激子动力学与光增益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体积紧凑的“俄歇抑制”型胶体量子点,在量子点溶液中观测到了准连续光泵浦下的放大自发辐射现象。胶体量子点是一种溶液中制备生长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它具有成本低廉、发光效率高、发光波长连续可调、吸收截面大等特点,本应是一种理想的液体激光增益介质,有望取代常用的有机染料分子。然而,胶体量子点带边存在至少二重的能级简并,需要被激发至双激子查看详情
- 沈阳自动化所在无线网络端边协同调度方向研究中获进展2024/01/22边缘计算技术是赋能工业控制等高实时、高可靠应用的关键支撑技术,通过将计算资源部署于终端设备附近,可为工业现场提供丰富的算力资源,有效降低任务传输和处理时延。然而,由于终端设备上承载的任务异构多样,而无线网络的通信资源严重受限,易导致任务迁移过程中的计算资源抢占和无线网络拥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5G团队提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异构任务及资源的端边协同调度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DigitalTwin-DrivenCollaborativeSchedulingforHeterogeneousTaskand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大气氯离子光活化及其催化氧化二氧化硫新机制2024/01/22硫酸盐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全球和区域大气模式未能准确模拟硫酸盐的观测结果,表明大气中存在硫酸盐的未知生成机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团队,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JosephS.Francisco团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秀辉团队发现,在潮解NaCl颗粒上,SO2可以发生非均相光氧化反应生成硫酸盐。研究通过实验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证实,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氯离子可以和水合氢离子及氧气结合自发形成Cl--H3O+-O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