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效碱性电解水单原子合金催化剂2024/01/16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单原子铱修饰镍合金催化剂(Ir1Ni),用于碱性电解水析氢、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与H-H、O-O偶联功能,降低了析氢(0.7eV,U=-1.0V)与析氧(0.85eVU=1.23V)的过电势。太阳能光催化技术是实现太阳能至化学能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高效助催化剂的开发是实现高效光化学转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章福祥团队致力于通过电催化剂的优化设计开发高效光催化助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电催化析氧等催化剂设计合查看详情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细胞分裂素快速激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2024/01/16细胞分裂素(cytokinin)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维持分生组织、促进维管组织分化、调控叶片衰老和促进再生等。以往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信号传递类似于细菌的双组分系统,通过磷酸中转系统将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核内,进而激活特定的下游基因表达。此磷酸中转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一类名为B型ARR转录因子(B-ARRs)的蛋白,它们包含保守的N末端接收结构域(ReceiverDomain,RD)、中间的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Domain,DBD)和C末端的转录激查看详情
- 南海海洋所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2024/01/15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等,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幔水化作用的关键场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上。水对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海水通过海底的裂缝与断层进入岩石圈,引起海洋板块的水化作用(图1)。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导致岩石圈强度降低,并改变地幔性质。此外,水还可以通过改变岩石的压力和查看详情
- 科学家揭示纳米碳和超薄二维硅酸盐复合新机制2024/01/15高效多功能先进新材料的开发是信息、航天、能源化学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由于不同材料的异质性,复合材料在形成过程中常常面临均一性和稳定性等问题,尤其是在如纳米和分子尺度的微观层面,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开发有效方法将不同优良特性的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高性能纳米碳材料和超薄二维硅酸盐材料因其可设计性和广泛的性能调节空间在高端材料领域引起了关注。将这两类具有截然不同性能的纳米材料进行可控复合,无疑是拓展新材料以获得新性能的有效途径。碳材料存在化学惰性,因...查看详情
- 云南天文台运动磁结构性质研究取得进展2024/01/15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DynamicObservatory)所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研究了一个衰退黑子不同区域产生的运动磁结构的精细物理性质。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上。运动磁结构被认为是黑子磁场扩散的一种表现。运动磁结构分为三类,Ⅰ型运动磁结构是双极磁结构,Ⅱ型和Ⅲ型运动磁结构是单极性的,分别与寄主黑子极性相同和相反。Ⅰ、Ⅲ型运动磁结构的形成被认为是水平半影磁场与光球表面交叉所致,Ⅱ型运动磁结构查看详情
- 科学家揭示轨道尺度亚洲季风变迁驱动古人类从非洲迁徙到东亚2024/01/15古人类学家发现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古人类以非洲为中心逐渐迁徙到其他大陆。现今,人类足迹遍布地球各大陆。常年冰冻的南北极也不乏人类的足迹。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在古人类演化和扩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亚板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板块。欧亚板块西部与非洲大陆直接相连,是古人类走出非洲的第一站。人类居住最为密集的亚洲南部和东部,其气候主要受到季风环流(亚洲季风)的影响。亚洲季风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季风系统。然而,关于过去亚洲季风变化在古人类从非洲迁徙到东亚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