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材料所在电解制氢领域取得进展2023/02/19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主要的绿氢制备方法之一。电解水制氢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半反应,即阴极上的析氢反应(HER)和阳极上的析氧反应(OER)。相比于只有2个电子转移的HER,OER伴随着4个电子的转移,在动力学上较为缓慢,需要高效的析氧电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能垒加速OER的进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气体催化与分离团队通过实验与理论的有效结合在OER电催化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团队在电解水OER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Adv.Mater.2018301801351;Nat.Commun.2019,201910查看详情
- 水生所关于黑斑原鮡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研究获进展2023/02/17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形成了大量高山和河流,显著改变了欧亚地区的地貌和气候。与其他生物相比,鱼类更易受到影响,这是由于它们主要生活在水中。面对青藏高原的激流环境,鰋鮡鱼类进化出巨大的胸鳍和更多的鳍条,形成一个吸附器官。然而,这种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舜平团队基于鰋鮡鱼类的代表物种黑斑原鮡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检测到大量进化速率显著加快的基因,特别是在涉及骨骼发育、能量代谢和低氧反应的基因中。研究发现,Hoxd12a在黑斑原鮡中发生了加速...查看详情
- 古脊椎所等在甘肃临夏盆地嵌齿象类研究中获进展2023/02/17《三古杂志》(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在线发表了关于甘肃临夏盆地嵌齿象类(gomphotheres)生物地层和生物地理研究的最新近展。该论文是《三古杂志》临夏盆地地层古生物专辑中的一篇。该研究总结了临夏盆地嵌齿象类的演化支系、演化序列及生物年代学意义,并提炼和总结了嵌齿象类在早-中中新世全球扩散模式。嵌齿象类是长颌的丘型乳齿象,中间颊齿有三个齿脊。嵌齿象类自早中新世20~19Ma从非洲进入欧亚大陆,迅速在全球扩散,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三个查看详情
- 武汉岩土所高浓度二氧化碳诱发混凝土快速碳化研究获进展2023/02/17世界各地存在大量天然CO2储层。由于天然的泄漏通道,天然储层中的CO2可由地层深度泄漏并富集于浅层地下空间。当在储层地区进行隧道开挖或桩基建设时,工程建设诱发的人为扰动可能造成高浓度CO2由浅层CO2富集空间向外泄漏,并对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产生长期高浓度CO2碳化影响。而CO2浓度的提高会增强CO2渗透能力,使混凝土碳化过程成倍加速的同时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产生与常规混凝土自然碳化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探究不同碳化条件高浓度CO2对混凝土化学组成、孔隙结构与力学强度的影响,并阐明碳化诱发混凝土性查看详情
- 华南植物园在预测森林树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2023/02/17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森林树种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森林树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发掘未来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林木资源,贯彻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达到森林资源管理最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对于世代时间长、遗传背景复杂的森林树种而言,通过同质园、交互移植等传统实验方法来探究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困难。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壳斗科栎属物种麻栎(Quercus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基于群体遗.查看详情
- 苏州纳米所在重塑抗氧化和抗炎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2/17脊髓损伤(SCI)发生后,因损伤微环境的动态和复杂性,导致受损部位神经存活和组织再生困难。其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形成多个正反馈调节信号网络,在损伤后占主导地位,成为外在神经损伤环境的标志。SCI通过各种细胞和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活性氧(ROS)。高水平的ROS易引起氧化应激,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炎症事件,例如,介导炎症小体激活、靶向IκB的降解,以及促进NF-κB向细胞核的易位并激活炎症。伴随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的持续存在,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并诱导线粒体产生ROS。同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