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阐明胞质内多聚腺苷酸化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的机制2023/02/13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次级造血(definitivehematopoiesis)过程可以产生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andprogenitorcell,HSPC)。HSPC具有产生所有谱系的血细胞和维持机体终生血液系统的能力。在次级造血时期,哺乳动物主动脉-性腺-中肾区或斑马鱼背主动脉腹侧壁区域中的一部分内皮细胞接受细胞内、外信号,获得造血潜能,成为生血内皮细胞。这些生血内皮细胞逐渐改变自身形态,由扁平变为球形,并从背主动脉脱离出来最终转变为HSPC。然而,这些内皮细胞如何被精查看详情
- 上海硅酸盐所在碱性析氢催化剂设计方面获进展2023/02/13催化剂在电化学过程的原位重构通常能够得到无定形/富缺陷的结构;更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优化的吸附特性以及更快的电荷传输能力,能够更好地展现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然而,多数预催化剂在电驱动下发生的均是表面重构,使得内部大量原子无法与电解液接触、原子利用率低。重构的程度与反应环境高度相关,会随pH、温度、电解液与施加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不利于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因此,发展出能够完全重构且组分简单的预催化剂对促进电化学过程的活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黄富强和王家成团队从新...查看详情
- 过程工程所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失败机理研究取得进展2023/02/13免疫疗法是目前有希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策略之一。然而,基于该疗法的抗体药物开发却在临床试验中屡屡失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田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AD抗体药物介导神经突触过度丢失是导致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无效应片段(Fc段)或无效应功能的β淀粉样蛋白(Aβ)抗体具有较好的AD治疗前景这一新策略。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上。神经突触是构成神经查看详情
- 空间中心提出利用火流星观测数据约束近地小行星物理特性的方法2023/02/13密度、强度、反照率等物理特性参数是评估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与危害、制定小行星防御处置策略的基本依据。然而,小行星密度、强度等特性参数一般仅能通过飞行器抵近探测获取,迄今为止人类仅掌握极少数实施过飞行探测任务的近地小行星的这一类物理特性参数。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小行星防御课题组博士研究生耿淑娟与研究员周炳红、李明涛,提出了利用小行星进入大气层的火流星观测数据约束其物理性质和轨道的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对2022EB5近地小行星的物理性质进行约束,推断其...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2023/02/09木材作为用途广泛的材料和丰富的资源,具有低密度、低导热、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持续性等特性,已被使用了数千年。近年来,基于对木结构的认识,各种具有独特物理性能和广泛应用的仿木材料也被开发出来,其中,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气凝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基于塑料和树脂的仿木气凝胶受到生物降解性差的限制,导致废物的积累并带来环境问题。而基于现有的纳米结构基元的仿木气凝胶则受到其可持续性不足和成本高的限制。因此,为解决目前材料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开发低成本、低能耗、环保的新型构筑基元将对仿木气凝胶的发展起到...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恒星形成反馈的特殊结构2023/02/09恒星在形成过程中会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可以被观测到的动力学现象,如外向流(outflow)、分子气泡(molecularbubble)等。恒星形成反馈是分子云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这对星际介质的演化至关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IRAM30米和JCMT望远镜对金牛座分子云展开一氧化碳观测,结合FCRAO望远镜对金牛座的大尺度一氧化碳巡天数据,发现了一个新的分子气泡(其中心有一个外向流)。盖亚(Gaia)卫星的最新数据表明,这一恒星形成反馈结构可能来源于一对金牛座T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