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植物园等在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研究中获进展2023/01/30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繁殖过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学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的交配组合影响植物产生后代的数量、植物传递给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导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性系统的转变,甚至最终促进新物种的形成。因此,揭示物种的交配多样性与影响因素对于探讨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异型花柱多态性是一种由超基因(S-locussupergene)控制的花形态结构的多样性,表现在群体中有两种或者三种雌雄蕊相互异位的花(图1)。这种花的多态性结构至少出现在28个被子植物科中,.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发展出抑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逆反应新技术2023/01/30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灿、博士后李政和研究员李仁贵等,在纳米颗粒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氢的逆反应(氢气和氧气复合生成水的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确认光催化完全分解水逆反应发生于低配位活性位点,并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精准定点修饰抑制逆反应,从而显著提升了光催化完全分解水的性能。太阳能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氢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更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其中,光催化完全分解水体系中助催化剂表面的氢氧逆反应是该领域长期未解决的重要问题。逆反...查看详情
- 植物所揭示菌根类型调控亚热带森林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新机制2023/01/30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养分供应是生产力维持的基础,但多数研究并未充分考虑植物养分获取策略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约85的维管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菌根共生是植物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重要策略。养分重吸收和凋落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了年需求约90的氮和磷。探讨不同菌根共生系统如何调控森林中共存树种的养分获取策略,从而影响森林群落动态,有望为解析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玲莉研究组与北卡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叶绿体蛋白质传送器的组装原理2023/01/28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细胞器。作为一种由两层膜包被的特殊细胞器,叶绿体含有自身的基因组,且其表达是与核基因组的表达紧密协调的。叶绿体的蛋白质有两种来源,有一小部分(50-200个)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而大多数的其他叶绿体蛋白质(2000-3000个)则由核基因编码。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前体(preprotein)是在细胞质中由80S核糖体合成,其氨基端带有一段转运肽(transitpeptide)。转运肽具有类似进入叶绿体的入场券的作用。前体蛋白需要通过位于叶绿体内查看详情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利用CRISPR-dCas13系统追踪发育胚胎中的转录记忆和mRNP出核2023/01/28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在Genome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CRISPR-dCas13-tracingrevealstranscriptionalmemoryandlimitedmRNAexportindevelopingzebrafishembryo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筛选和优化CRISPR-dCas13系统,在斑马鱼胚胎中实现内源mRNA的时空追踪,并揭示等位基因转录和mRNP运动的特征,为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可视化内源RNA提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解析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的光碳传输与生长机制2023/01/28生物膜贴壁培养具有高光效、高产率、易采收和高效节水的巨大优势,是突破微藻生产效率和成本瓶颈的变革性培养技术之一,近十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微藻开放池和光反应器悬浮培养,人们对微藻生物膜的光碳传输和生长机制一直不清楚。光和溶解性无机碳在微藻生物膜内如何传输?如何衰减?能穿透多深?光合作用在哪里发生?生物膜如何增厚?环境因子如何控制生物膜生长?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天中带领的微藻生物技术研究组等利用自动元胞机模拟技术结合实验研究,系统解析了不同培养条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