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首次实现基于新型二维材料非线性的量子光源2023/01/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教授任希锋等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博士郭强兵等合作,在二维材料非线性量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1月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小型化、集成化是解决空间光学量子系统稳定性差、不可扩展等问题的理想方案,也是光学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走向大规模和实用化的必经之路。量子光源作为量子光学系统必不可缺的部分,其小型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任希锋前期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将超构表面引入到量子信息领域,集成超构透镜阵列与非线性光学晶体,实现了100路径参量下转换,...查看详情
- 自动化所提出用于时空稀疏小样本学习的大规模神经形态数据集2023/01/06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认知智能研究组在ScientificData上,发表了题为N-Omniglotalarge-scaleneuromorphicdatasetforspatio-temporalsparsefew-shotlearning的研究论文,提出了用于时空稀疏小样本学习的大规模神经形态数据集——N-Omniglot,为脉冲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基准。深度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像ImageNet与COCO这样的数据集的引入。然而,针对类脑智能,特别查看详情
- 过程工程所在单原子界面活化臭氧机理研究中获进展2023/01/06催化臭氧氧化是深度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但其界面催化机理尚不明确。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钴、锰、镍过渡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加速臭氧(O3)分解并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和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提出了单原子界面活化臭氧过程中中间产物吸附构型对·OH与污染物反应区间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上。有机废水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揭示MXenes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新机制2023/01/06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袁开军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洪波、副教授李介博等合作,发现了MXenes中电子能量弛豫新通道,揭示MXenes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新机制。该研究为设计等离激元新材料,实现材料高效光电、光热转化等提供新思路。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电子的集体振荡,在金属纳米材料中较为常见。研究电子和声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对理解等离激元的能量弛豫至关重要。文献报道了两种典型的电子能量弛豫过程:在贵金属纳米材料中,等离激元弛豫产生非热电子,...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在黍子的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1/06多倍化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反复发生,呈现出多倍体化-二倍体化的循环模式,所有被子植物至少经历了一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形成之后,通常会迅速进入二倍体化的过程,最终演变成二倍体。多倍化后的基因组休克和二倍化可能导致亚基因组优势,即显性基因组保留更多的祖先基因并显示更高的同源基因表达。然而,二倍体化的分子机制以及亚基因组优势如何建立目前仍不清楚。异源四倍体黍稷(PanicummiliaceumL.)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然而,由于缺乏二倍体祖先的信息,关于黍稷基因组的多倍体研究仍然知之甚少。...查看详情
- 广州生物院等提出幽门螺旋杆菌的高敏高精检测方法2023/01/06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志远团队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结合最新的CRISPR/Cas12a技术,提出针对高致病性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高敏感度检测方法。该方法仅需检测唾液样本,便可快速精准检测出感染该菌株的阳性病人。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HarnessingenhancedCRISPR/Cas12atrans-cleavageactivitywithextendedreportersandreductantsforearlydiagnosisofHelicobacterpyloritheca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