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脊椎所等揭示早期象类取食方式和有关器官独特演变过程2023/12/04大象是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拥有柔软灵活的象鼻。象鼻是脊椎动物中最灵敏的器官,具有至少4万条肌肉和极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象的祖先类群象鼻发达程度如何?由于缺乏直接的化石证据而难以确证,但学者很早注意到,在象类演化的早期(包括渐新世和中新世),各种象均具有极度伸长的下颌和下门齿,特别是早-中中新世时期,下颌和下门齿的形态呈现很高的多样性。这一时期的象类如何利用其形态各异的下颌和下门齿进行取食?象鼻在取食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而在最晚中新世和上新世,象类一直伸长的下颌却出人...查看详情
- 半导体所在仿生覆盖式神经元模型及学习方法研究中获进展2023/12/04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活动的重要模式识别工具,备受关注。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s,DNN)的改进与优化工作集中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设计,而神经元模型的发展有限。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神经元的学习能力是生物神经系统完成学习任务和记忆任务的重要基础。这些机理可促使科学家在神经元设计和优化方面进一步提高DNN的性能。受生物认知机制的启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研究员李卫军团队,设计了具有高度柔性与可塑性的超香肠覆盖式神经元模型(HSC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等提出原位释氢调控衰老微环境促老龄骨修复的策略2023/12/04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龄化直接导致对组织修复材料和制品的颇高需求。老龄患者的组织损伤伴有衰老相关变化,衰老细胞发生DNA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过度氧化应激反应等现象,且大量表达衰老相关分泌因子(Senescence-AssociatedSecretoryPhenotype,SASP),如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基质降解蛋白酶等,制约组织再生修复效果。尽管一系列抗衰老药物被报道,但均具有半衰期短、系统性毒副作用、有效性不足(不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改善衰老微环境的组织修查看详情
- 遗传发育所在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研发方面获进展2023/12/04蛋白质磷酸化是在激酶催化下将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上的可逆过程,是能够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且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翻译后修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度解析磷酸化蛋白质组,是探讨磷酸化如何参与这些生物学过程以及筛选与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关键磷酸化靶点的有效手段。然而,与动物相比,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深度解析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这是由于植物细胞具有致密的细胞壁和大量的色素以及其他次生代谢物。前者增加了蛋白质提取的难度,而后者干扰了磷酸肽...查看详情
- 力学所发现全受限颗粒输运新现象和新机制2023/12/04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纳米流体力学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颗粒动力学程序,探讨了球腔内低雷诺数流体中的单颗粒动力学特征(图1a)。该工作为后续研究全受限环境中更复杂的颗粒输运奠定了基础,并为细胞内物质输运、微流控封装技术、微液滴反应器等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流体力学杂志》(JournalofFluidMechanics)上。全受限(totalconfinement)低雷诺数流体中的颗粒输运对细胞内药物、蛋白质、病毒等物质的输运、微流控封装技术、微液滴反应器等应用颇为重要。为掌握颗粒输运规查看详情
-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获进展2023/12/04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文和韩方明团队,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此前,该团队创制了纵-横互连三维碳管网格膜,并以该网格膜作为对称型双电层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构筑了小型化高性能滤波电容器。以此为基础,该团队以这种三维互连碳管网格膜为骨架,构建了结构稳定、导电性好和锂离子迁移畅通的一体化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并剖析了其机理。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和ScienceChinaMaterials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