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创建高效利用甲酸的人工菌株2023/11/2911月27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姜卫红与顾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iscoveryandremodelingofVibrionatriegensasamicrobialplatformforefficientformicacidbiorefine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Vibrionatriegens)具有特殊的耐受和代谢一碳资源化合物——甲酸的能力,并通过代谢途径设计和重塑,创建查看详情
- 上海应物所制备出多功能光热水凝胶2023/11/29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利用高能射线辐照技术制备出多功能水凝胶,以用于光热驱动海水淡化和放射性废水净化。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graphene/AghydrogelwithantimicrobialandcatalyticpropertiesforefficientSolar-drivendesalinationandwastewaterpurification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开发高效的光热海水淡化和废查看详情
- 上海应物所制备出多功能光热水凝胶2023/11/29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利用高能射线辐照技术制备出多功能水凝胶,以用于光热驱动海水淡化和放射性废水净化。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graphene/AghydrogelwithantimicrobialandcatalyticpropertiesforefficientSolar-drivendesalinationandwastewaterpurification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开发高效的光热海水淡化和废查看详情
- 理化所发现系列液态金属自组织斑图形成现象与演化机制2023/11/29从DNA到太阳系的轨道排列,自组织图案无处不在。自组织图案在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和化学等领域备受关注。非平衡系统会自发形成多种时空有序分布的斑图。以往报道的多数化学体系的自组织斑图均在溶液环境中形成。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静与王倩团队,在研究镓基液态金属与固体金属膜表面的相互作用与反应问题时,首次揭示了一系列液态金属自组织斑图形成现象与演化机制。该研究构建的液态金属-固体金属非平衡扩散体系,开拓了自组织微观图案产生的新途径。未来,上述关于金属表面斑图的基础认识,有望在材料、光学、...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苏禄海大尺度环流对内孤立波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2023/11/29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树群研究团队,在苏禄海大尺度环流对内孤立波传播及其色散和非线性平衡的影响研究中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海洋学进展》(ProgressinOceanography)上。卫星图像显示,苏禄群岛附近激发的内孤立波能够跨越整个苏禄海海盆传播。这些内孤立波的传播过程及其能量等的变化,可能受其背景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借助再分析及遥感观测数据,并结合内孤立波的基本理论参数模型,探究了苏禄海海盆尺度环流及其西边界流这两个主要大尺度环流模态对该海域内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在一碳原料定向生物合成蛋白的调控机制研究中获进展2023/11/29一碳甲醇作为碳源生产饲用蛋白原料,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一碳来源的单细胞蛋白被认为是食品和饲用蛋白质替代品。甲醇有毒性且代谢路径复杂,而碳损失往往超过原料整体利用率的20。无法实现甲醇代谢流高效定向转化为菌体蛋白,是制约甲醇蛋白合成经济性的技术瓶颈。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信带领的营养资源合成生物学团队,在低值一碳原料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该团队通过组学解析毕赤酵母的甲醇代谢途径及关键节点,发掘了在甲醇胁迫条件下酵母细胞壁合成响应元件PAS_chr4_0...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