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化所光致变色智能窗研究取得进展2023/11/22为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可动态调节太阳光透过率的智能窗户备受关注。通过光致变色智能窗对阳光进行自适应控制,可对建筑物的能效和日光舒适度产生影响。含有无机光致变色纳米粒子的聚合物薄膜,因高度稳定性而成为此类智能窗户的理想材料。光致变色膜的高对比度要求薄膜中具有足够浓度的光致变色纳米粒子,而制备高透明度/低雾度的光致变色膜亦要求纳米粒子的高分散性和小尺寸。然而,同时满足在聚合物中足够浓度的、高分散性的、小尺寸的纳米粒子需要高能耗和复杂而繁琐的制备工艺。例如,传统的制备过程需要采用高能耗和高成...查看详情
- 苏州医工所在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取得进展2023/11/22景深是光学系统中最近和最远的清晰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景深越大,该光学系统可清晰成像的范围就越广。由于光学镜头的景深限制,难以获得全聚焦图像,即其中往往存在一部分模糊区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多聚焦图像融合(MFIF)。MFIF旨在将对同一场景中的不同物体分别进行聚焦得到的多幅局部聚焦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有物体都清晰的全聚焦图像。MFIF可以有效的扩展光学镜头的景深,使成像系统突破景深限制,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目前,在MFIF领域中,深度学习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近年来,基于深度查看详情
- 昆明植物所在滇西北和西藏墨脱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种2023/11/22兰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科,约有736属28000余种,包括地生、附生和腐生等多种生活型。《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显示,我国兰科植物有190属1600余种。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多年来,有大量的兰科新种被发现以及地理分布新纪录被报道。例如《西藏植物志》(1987年)记载的兰科植物为64属191种,而最近的西藏兰科植物名录包括110属491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对云南贡山、香格里拉、丽江和西藏墨脱多次的野外调查中,陆续发现了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揭示小鼠精子轴丝双联微管的原位精细结构2023/11/22轴丝是生物体中纤毛的基础结构,在细胞运动、细胞间通讯、感觉接收和胚胎发育等重要生命活动中具有关键作用。在运动纤毛中,轴丝由中央对复合体(CPC)和周围的9组双联微管(DMT)组成,通过径向辐条(RS)、外动力蛋白(ODA)和内动力蛋白(IDA)等组分相互连接,形成典型的"9+2"结构。轴丝各组分的结构功能异常会导致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和弱精症等疾病。精子在受精过程中需要克服黏液阻力和机械外力,因此轴丝的完整和稳定对受精卵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中,分布于轴丝外侧的9组DMT承担了重要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在光酶催化合成手性氨基醇方面获进展2023/11/22光酶催化是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多种不对称自由基反应尤其是碳-碳键构建方面展现出独有的优势,为多种手性功能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现有的光酶催化体系中一般需要辅酶循环系统以及额外的还原牺牲试剂,这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成本。从绿色合成角度而言,发展氧化-还原中性的反应体系颇具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研究团队,利用现有酶库资源,建立了氧化-还原中性的光酶催化体系,通过使用有机光敏剂曙红Y(eosinY)以及来源于Ralstonias查看详情
- 上海光机所等在光学元件表面防污处理方面获进展2023/11/22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吴卫平团队与复旦大学合作,在超薄纳米光学元件表面防污处理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提出了通过将柔性瓶刷形有机硅聚合物单分子层原位接枝于光学基底表面,得到具有耐污效果的新型“类液体”超滑薄膜。该透明超滑抗污薄膜在可见光区域透过率无显著下降,在红外区域透过率仅下降3,是疏水表面领域全光谱内少有的高透过率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以Afluffyall-siloxanebottlebrusharchitectureforliquid-li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