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环境所等揭示高侵蚀流域河水镁同位素变化控制机制2023/11/21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行为及其Mg同位素组成(δ26Mg)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碳酸盐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会向水体中产生继承性的δ26Mg。有研究表明河流δ26Mg与碳酸盐岩风化强度(CWI)呈负相关,因此河水δ26Mg是示踪大陆碳酸盐岩风化的潜在指标。然而,河水δ26Mg变化及其分馏作用的受控因素存在较多争议,需要更多野外观测证据来验证其示踪碳酸盐岩风化的普遍性和稳健性。鉴于构造活跃区高侵蚀风化特征及其验证“构造-风化-气候&rdqu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增温条件下旱区生物结皮调节土壤净碳交换的地理分布规律2023/11/21生物结皮是干旱地区关键的生物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土壤CO2交换,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结皮可通过产生光合和呼吸作用直接影响土壤CO2交换,还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栖居环境间接影响土壤碳释放。有研究表明上述影响均受到水热条件调控,但生物结皮在全球干旱区温度和湿度梯度下对土壤净碳交换(NSE=呼吸-光合)的影响尚不清楚,同时生物结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以干旱区生物土壤结皮...查看详情
- 实践十号卫星沸腾实验揭示微重力沸腾细观特征与规律2023/11/21微重力池沸腾传热是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热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未来,相关成果将在先进的空间热管理技术上具有应用价值。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建福团队综合利用返回式卫星长时间微重力飞行实验、地基短时微重力落塔实验、地面常重力对比实验、数值仿真与理论研究等,持续对池沸腾现象中的气泡热动力学行为特征、传热性能及其内在机制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近日,该团队陆续发表了关于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沸腾传热实验(SOBER-SJ10)的一系列最新成果,揭示了低热流条件下池沸腾传热性能与...查看详情
- 天津工生所实现抗癌药β-榄香烯的微生物高效合成2023/11/21倍半萜吉玛烯A是吉玛烯家族化合物核心中间体,能够衍生出结构特异、功能多样的类倍半萜物质,以β-榄香烯最具代表性。这些化合物在抗癌、抑菌、抗病毒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学特性。传统萜类物质生产依赖于化学合成或植物组织提取,存在产率低、资源浪费的缺点。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高效构建,为化学品的微生物合成提供了新选择。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钦宏带领的进化与代谢工程研究团队,在构建解脂耶氏酵母细胞工厂高效合成吉玛烯A方面取得新进展。..查看详情
- 上海高研院阿秒脉冲诊断研究取得进展2023/11/20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超快自由电子激光脉冲诊断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基于自参考干涉光谱对超快自由电子激光脉冲进行单发诊断的新方法,为破解阿秒自由电子激光高精度实时诊断的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Self-ReferencedSpectralInterferometryforSingle-ShotCharacterizationofUltrashortFree-ElectronLaserPulse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查看详情
- 植物所揭示穗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及网络2023/11/20大麦(HordeumvulgareL.)是重要的谷物,也是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属禾本科大麦属。大麦的花序为穗状花序,着生于茎秆顶部,由中央的花序轴和两侧的小穗所组成。大麦穗发育复杂,且不同位置的小穗发育不均等,中间部位发育较快,两端较慢。在穗发育过程中,单个穗子顶端和底部约30%-50%的小穗/小穗原基会发生退化,导致潜在籽粒数的损失。因此,研究大麦穗部的发育过程对于揭示花器官发育的生物学问题和提高大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利用六棱大麦测序品种Morex绘制了穗部发育的时空转录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