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2023/11/1011月9日,《细胞》(Cell)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Livebirthofchimericmonkeywithhighcontributionfromembryonicstem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真研究组、脑智卓越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A.Esteban研究组合作完成,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查看详情
- 上海药物所发展出蛋白质C端化学修饰新方法2023/11/10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可改善蛋白的理化性质,赋予蛋白新的生理学功能,如延长半衰期、标记靶标受体、调节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在生物技术及药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蛋白质氨基酸侧链及N端修饰技术的发展,蛋白质C端修饰策略比较匮乏。其中,经典的C端修饰方法主要为化学酶法,需要在目标蛋白质的C端融合特定标签,利用酶催化反应将合成的含有相应氨基酸序列的修饰片段共价偶联到蛋白质的C端,具有一定的限制。此外,基于化学手段的蛋白质C端修饰方法较为缺乏。因此,开发新型的、纯化学的、底物范围广泛的C端修饰策略具有重要...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玉米灌浆期的关键细胞亚群2023/11/10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团队和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琴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patialtranscriptomicsuncoversucrosepost-phloemtransportduringmaizekerneldevelopment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利用空间转录组方法,划分了玉米籽粒灌浆期不同细胞功能亚群,揭示了光合同化产物从进入籽粒到合成淀粉、蛋白和脂类等储藏物质过程的空间转录特征。玉米是种植广泛且高产的作物查看详情
- 生态中心电化学膜孔道限域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11/1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基于实验研究与多物理场有限元模拟,在电化学膜孔道中的限域氧化反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Unveilingthespatiallyconfinedoxidationprocessesinreactiveelectrochemicalmembran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电催化是可持续环境修复和化学合成领域的颇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尽管在开发高活性电催化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在无氟无晶种条件下合成纯硅分子筛新方法2023/11/10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研究员郭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团队,基于对分子筛微观结构的认知,开发出在无氟无晶种条件下合成纯硅分子筛的新方法。纯硅分子筛在吸附、分离和催化等石油化工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性能与它的微观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在传统水热合成中,纯硅分子筛的结晶时间较长,往往需要使用有毒氟化物、复杂后处理的脱铝晶种、含氟合成的纯硅晶种等。这些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经济方面的挑战,限制了纯硅分子筛的广泛应用。郭鹏和刘中民团队聚焦电子晶体学(包括三维电子衍射...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开发出基于物理信息的无监督复值网络架构2023/11/10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秦文健团队,在《光学与激光工程》(Optics andLasersin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Fast physic-informedmixerarchitectureforcolorLensfreeholographicreconstruction的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基于物理信息的无监督复值网络架构,用于高效、高质量彩色无透镜全息重建。从多波长全息图精确重建彩色图像在生物医学成像应用中至关重要。当前,数据驱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