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植物所首次发现被子植物雄性偏向基因的快速演化2024/02/21性二态(亦称“第二性征”)是雌雄异体的生物个体在繁殖器官以外的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所呈现的差异化特征。性二态通常源于性别偏向基因的差异表达。相关工作始于模式动物果蝇的性别偏向基因鉴定和演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在正选择和放松的纯化选择作用下,雄性偏向基因显示出较快的蛋白质序列演化速率。由于多数高等植物均为雌雄同株,即使在雌雄异株的植物中第二性征的发育通常不明显,鲜有关于植物性别偏向基因的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专题组、李洪涛专题组和周伟专题组,依托中国西南查看详情
- 武汉植物园在蜂震传粉时熊蜂与花资源互作式样研究中获进展2024/02/21较多植物由于特殊的花药或花冠结构将花粉隐藏,传粉者被迫采用特殊的方式,如利用声学共鸣的方式喷出花粉而实现传粉。具有这类能力的传粉者多为蜂类(蜂震传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熊蜂。在以蜂震传粉和以花蜜为报酬施行传粉的过程中,传粉者与花部性状的互动式样和机制显著不同。对于蜂震传粉,传粉者与花资源互作式样知之甚少。 马先蒿属部分植物花冠的上盔形成一种特化的创新性状(即扭曲的喙状结构)将花药包裹,迫使传粉者熊蜂以蜂震方式释放花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繁殖查看详情
- 科学家提出具有封装溶剂化结构的超轻电解液策略2024/02/20随着科学探索逐渐步入地核与深空等难以充电的未知领域,高能量密度一次电池再次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在目前所有的电对中,锂硫电池具有2600Wh/kg的极高理论能量密度,是颇具潜力的一次电池体系之一。然而,锂硫一次电池面临着两个挑战,尚未实现实用化。一是低于预期的实际能量密度:过多用于促进硫转化的非活性物质(电解液与导电碳)的加入,增大了体系质量负担;缓慢的固体-液体-固体转化降低了容量利用率。二是差强人意的储能性能:单质硫不断从正极溶解,并通过浓度梯度扩散到负极对金属锂腐蚀产成Li2Sx(S8sol+Li&查看详情
- 化学所发展出新型光动力纳米载药系统2024/02/20光动力疗法(PDT)是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并获得临床批准的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方法。与化疗等全身性治疗手段相比,PDT是局部治疗手段。PDT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但这一特性使PDT无法阻止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导致肿瘤复发。此外,PDT对氧气的消耗会进一步加剧肿瘤区域乏氧情况,促进肿瘤发生转移。而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既能够阻止肿瘤转移,又能够高效杀伤原发肿瘤的PDT,对于实现高转移性癌症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细胞应对营养胁迫调节巨胞饮水平的适应性机制2024/02/202月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蔡华清研究组和北京大学李磊研究组,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Cell)上发表了题为AtranscriptionfactorcomplexinDictyosteliumenablesadaptivechangesinmacropinocytosisduringthegrowth-to-development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胞应对营养胁迫调节巨胞饮水平的分子机制。巨胞饮是细胞非选择性内吞胞外液体的主要途径之一。该过程由细胞骨架重排查看详情
- 地球环境所等揭示秸秆还田有助于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土壤碳储量2024/02/20在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下,秸秆还田策略因独特的生态化学特性而备受关注。无机肥料虽然为作物提供关键养分,但引发了土壤碳流失和酸化问题。秸秆还田可调节土壤生态化学平衡,缓解微生物和作物代谢压力,进而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现有研究多聚焦表层土壤,而对秸秆还田在全球尺度上对土壤深层碳、氮、磷储存及谷物产量上的影响缺乏系统认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通过全面分析全球806个不同耕地类型实验,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内碳、氮、磷库存和谷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在所有土层中均显著提升了土壤碳储量,特别是...查看详情